↑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古诗文阅读

(一)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二)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三)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对《春望》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人因花鸟而具有了怨恨

之情。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头”

2.下列各项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人物形象刻画生动。着重通过形体的刻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B.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以家事比国事,以小见大,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主张。

C. 《湖心亭看雪》中,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这是一种巧妙的侧面描写。

D. 作者写《湖心亭看雪》一文时,明朝已灭亡,可他仍用明朝的年号,表达了作者对故国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 浑欲不胜簪     

⑵ 上下一白

⑶ 邹忌修八尺有余

⑷ 闻寡人之耳者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⑵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5.选文(二)“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的“独”字有什么作用?

6.选文(三)中,徐公来,邹忌为什么“孰视之”,又“窥镜而自视”?”他“暮寝而思之”,

“思”什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