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剧,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数次的斗争。

材料二: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兵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

材料三:毛泽东同志早在建国初期,特别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再三指示全党,要把工作中心转到经济方面和技术革命方面来。……后来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工作指导上发生了一些缺点和错误,也妨碍了党的工作中心转变的完成。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四: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的革命道路主张;根据民主革命的实践来评价毛泽东主张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指导思想变化。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形成了哪些主要的理论成果?它们分别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

高二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