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8世纪现代工业初期,科学知识本身十分贫乏,不宜直接运用于工业过程。……事实上,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科学进步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发明者中大部分是天才的修补工、自觉的机修工和工程师以及自学成才者。

——摘自《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1870年到1913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建立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

——摘自《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材料四: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1992年中央决定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综合国力。为此,召开了一系列会议,颁布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颁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技术纲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恢复中国科学院院士称号,成立中国工程院等。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两位符合材料一所述的 “天才的修补工、自觉的机修工和工程师以及自学成才者”。

(2)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材料二所述事件中的两项交通工具。

(3)材料三的声明说明中国在核武器方面的什么立场?哪一事件最早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

(4)读材料四,从世界史角度说明9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重视科技发展的原因。(1分)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