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是早期西方大国展开航海、贸易和殖民活动,占据和瓜分地球上广大“新”发现地区,并开始侵入亚洲、与传统东方大国抗衡的时期……荷兰虽然在渔业技术和商业体制方面有重大革新,“海上马车夫”扬帆于世界各个海域,但它建立的是贸易帝国,商人资本把持着经济方向,而“商人资本占优势的地方,过时的状态占着统治地位”(马克思语)难以促使其向工业化转变的根本性变化。

——刘景华《大国衰落之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及其衰落的原因。

材料二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以后,法国与英国、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一系列自由贸易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世界市场。

——人民版必修二教材

(2)依据材料二回答西方国家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及历史意义。

材料三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足鼎立,成为协调当今世界经济的支柱。世界贸易组织135个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90%,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同样也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0%……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是贸易的自由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

由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反映出世界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四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根本所在,在上海合作组织内部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内部国家互通有无,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但是,发展本国经济,加强国际分工,参与国际竞争是所有国家面临的共同话题,也是各国寻求区域经济合作的根本动力。建立自由贸易区,在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更高程度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下较为现实和理想的选择。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通过贸易和投资等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地区共同发展。

——张猛丁振辉《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构想及其意义》

(4)材料四表明,中国为发展经济进行了怎样的努力?概括材料四,指出这一努力的积极意义。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