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4 题,其中:
单选题 40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28 题,困难题 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40 题
  1. 在某一历史时期,欧洲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缥缈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

    A. 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反对封建制度

    B. 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批判社会罪恶

    C. 表现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精神危机

    D. 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英国天主教领袖曼宁曾说:“达尔文主义是残酷的哲学,因为它否决上帝,而把猿猴当我们的亚当。”这从侧面说明

    A. 宗教权威受到自然科学冲击

    B. 进化论为神学发展提供依据

    C. 进化论引起了宗教界的争鸣

    D. 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被摧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先秦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使尔也。”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民贵君轻 B.清静无为 C.人定胜天 D.严刑峻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汉宣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材料中的“汉家自有制度”是

    A.独尊儒术 B.尊儒尚法 C.刑主德辅 D.儒道并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孝宗皇帝写《原道论》,提倡“以佛修心,以老治身,以儒治世”。这一论断意在说明儒、释、道三教

    A.难以和谐共存

    B.社会功能相同

    C.具有互补关系

    D.出现合流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王夫之认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王夫之的思想主要体现了

    A.明清时面临外来侵略的危险 B.外来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C.商品经济发展下人性的萌动 D.长期闭关锁国引发的不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彼特拉克在诗中写道:“根之力量、草之汁液、花之美丽多彩,声、色、嗅、味在对立中组成之和谐,天下地上和大海中众多的生命之物……被创造出来,只是为了服务于人。”这主要体现的观点是

    A.反对宗教信仰 B.推崇人的价值 C.主张民主政治 D.强调理性主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路德即使在被罗马教廷斥为“异端”的情况下,也认为其新教在教义和宗教仪式上“没有违反《圣经》或大公教会的地方”,甚至强调新教与旧教的本质一致性。这反映出路德改革的目的是

    A.发扬基督教基本精神 B.扫除封建主义障碍

    C.恢复《圣经》权威 D.重现德意志的辉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认为:“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A.摧毁一切宗教势力 B.建设直接民主国家

    C.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D.创立社会主义国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从《诗经》中的《关雎》里可以看出美好女子的典范:“窈窕”就是娴静,对于爱情,对于丈夫像雎鸠一样忠诚专一。荇(xìng)菜可用来祭祀,采荇菜的女子定要品行优良,善良纯洁。由此可见《诗经》

    A.是以爱情题材为主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

    C.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揭露了当时的黑暗政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杨廷芝曾说:“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下列诗(词)句在风格上合乎这一观点的是

    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B.“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

    C.“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柳永)

    D.“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是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一座命名为“石申”。石申的科学成就是

    A.用赤道坐标记录了恒星的位置

    B.记录了世界最早的日食月食现象

    C.制造了天文观测仪器——浑仪

    D.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 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明朝曾随郑和下西洋的费信说:“上怕七洲,下怕昆仑。……针迷舵失,人船莫存。”材料旨在强调

    A.当时人们惧怕远洋航行

    B.指南针导向的重要性

    C.当时造船技术比较落后

    D.海禁政策已进行调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某书法艺术时说,它“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的功能已经减弱,成为一种‘一笔书’的艺术作品,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此书法艺术是

    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草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清初,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使文人有了相对独立的空间,此时小说创作有一部分反映了“经世致用”的学风,对明朝灭亡作了深刻的反思,如《樵史通俗演义》。这说明

    A.明清是小说的繁盛时期 B.文学已开始关注时事

    C.文学创作紧贴社会时局 D.文学和思想相互促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543年,哥白尼出版的《天体运行论》把西方天文学的宇宙中心从地球移到太阳。这是对古希腊托勒密的学说的一场革命。哥白尼的天文理论是

    A.“日心说” B.经典力学 C.惯性定律 D.地圆学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双生子佯谬是这样假设的:有一对孪生兄弟,其中一个坐上一艘宇宙飞船作长途太空旅行,而另一个则留在地球。结果,当旅行者回到地球后,我们发现他比他留在地球的兄弟更年轻。这一假设可以用来验证

    A.相对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理论 D.自由落体定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当今各个电视台、电影院,各个报社、杂志社大多建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并通过自己的官网刊登自己的报纸和杂志信息。材料主要说明,互联网的出现

    A.使传统传媒获得了新生 B.改变了传统传媒的地位

    C.增加了大众传媒的数量 D.加快了信息社会化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钟慢效应是指“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走得慢,而且运动速度越快,钟走的越慢,接近光速时,钟就几乎停止了”。由此可知,“钟慢效应”理论

    A.科学地解释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B.是对自由落体理论的新发展

    C.莫定了光电效应的理论基础 D.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时空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首次进行了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纵的载人飞行,开辟了人类航空史上的新纪元。此次飞行

    A.尝试了蒸汽机的新应用 B.加速了内燃机的创制

    C.开创人类立体交通新时代 D.是石油工业发展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世纪末以后,欧美许多大公司纷纷成立工业研究实验室。这主要是因为

    A.科技技术与生产之间联系紧密 B.公司成为科技发展的基础性力量

    C.公司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D.资产阶级改革调整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到洪仁玕拿出“与番人并雄”的《资政新篇》,再到洋务派办洋务的实践,三者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特点是

    A.学习西方以救亡图存 B.反帝反封成为时代主旋律

    C.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 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近代学者杜亚泉指出:“盲目输人西方学说,引起思想界混乱,国是丧失,精神破产”,“今日种种杂多之主义主张,皆为破坏以后之断片,不能得其贯串联络之法”。这说明他

    A.反对新文化运动否定儒学 B.极力维护中国的传统文明

    C.强调要审慎引进西方文明 D.主张折中对待中西方文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世纪的报刊、揭贴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逐渐取代了“臣民““于民”。这反映出

    A.五四运动促成了民族觉醒

    B.民主共和观念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中体西用”传播了启蒙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16年10月起,陈独秀连续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宪法与孔教》《旧思想与国体问题》等文。其用意在于

    A.响应文学革命 B.宣扬传统文化 C.阐述法治理念 D.推动批孔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历史学家胡绳曾有这样的评论:“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1894年)‘并没有超过同时期的康有为的上皇帝书的水平’。”这表明当时的孙中山

    A.支持康有为变法的实践 B.对清政府仍抱有幻想

    C.未提出反帝反封建主张 D.已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毛泽东曾批评“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然后来一个全国暴动,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就成为全国形势的大革命”的观点,他认为必须有“政权建设”才能推动全国革命的波浪式前进。这实际上

    A.批评了游击战术的不足 B.肯定了根据地建设的意义

    C.认可了农民的革命热情 D.预计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毛泽东思想精髓中的重中之重是什么?关键看落脚点和现实性。在经营战略制定上充分了解群众需求,通过发展生产满足群众需求。”该观点强调,毛泽东思想

    A.精髓是实事求是 B.用于指导社会主义建设

    C.以人民利益为立足点 D.是指导军事斗争的理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有外国学者认为,从“解放”的角度看中国的发展,1949年实现了政权的更迭,而真正意义的解放则要归功于1979年。此处的“真正意义的解放”指的是

    A.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C.生产力发展束缚得到解放 D.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双百”方针的实施是为了鼓励人民内部在文艺和科学领域内不同观点、不同学派之间的论争和交流,倡导文学上和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由此可见,“双百”方针

    A.有助于团结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 B.影响侧重于政治理论领域

    C.将引起政治上的根本对立现象 D.将导致科学和文艺的混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如果没有当年‘两弹一星’等诸多重大科学工程的带动和牵引,就不会有今天的运载火箭商业发射服务,不会有核电站、卫星通信、航天遥感等产业的兴起,更不会有我国的计算机及其应用行业、微电子行业以及玻璃钢行业、特种冶金行业的发展。”材料意在强调

    A.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相互促进 B.“两弹--星”决策具有前瞻性

    C.重大科技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D.“两弹--星”战略是经济战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文盲指的是那些不能读书写作的人。但近年来,联合国将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也归为文盲(功能性文盲)的做法得到中国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认同和接受。这种变化可以表明,我国

    A.计算机的普及度日益提升 B.对外开放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传统文化受到科技沉重打击 D.贯彻联合国文化发展的成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阅读下面的1949~1989年我国中小学发展情况表。对表格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普通高中

    小学

    学校数量

    在校学生数

    学校数量

    在校学生数

    1949年

    4045所

    103.90万人

    34.68万所

    2439.1万人

    1989年

    8.96万所

    4554.02万人

    77.72万所

    12373.1万人

    增长倍数

    21.14倍

    42.83倍

    1.24倍

    4.07倍

    A.教育不均衡问题较严重 B.九年义务教育日益普及

    C.国民文化素质得到提升 D.中小学教育水平逐步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35部优秀电影同时展出,新中国的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l959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2017年4月20日,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完成我国运载火箭从“载星”到“载人”再到“载货”的又一次飞跃。回顾建国后运载火箭的研究成果,依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成功掌握“一箭多星”技术

    ②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③成功发射“神州五号”飞船

    ④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音乐的主旋律是

    A.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B.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

    C.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

    D.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古典是既成的一种样式、规则,而浪漫在于打破这种经典与规则。“浪漫”的这种特征在绘画上可表现为

    A.画面的严整单一 B.笔法的自由奔放

    C.细节的过分描绘 D.形式的夸张变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19世纪,欧洲各国面临着国家统一、消灭农奴制、民族独立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音乐领域,出现了很强的民族性趋势的音乐作品。这一文化现象表明了

    A.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 B.文学艺术具有典型的民族特征

    C.音乐家们典型的爱国主义情怀 D.欧洲各国之间冲突与矛盾升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现代主义不但在表现技法上独树一帜,表现出前无古人的气概,而且成了艺术家精神世界冲破最后传统底线的号角,因为在现代主义之前,从未有人将艺术家的主体的本能的感受提高至如此地位。这主要表明

    A.传统绘画在创作上存在--定局限 B.现代主义绘画符合时代要求

    C.现代主义艺术家主体意识突出 D.现代主义绘画优于传统绘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电影诞生之前,是电影器械制造的蓬勃发展时期。科学家、发明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电影放映机、摄影机、洗印术的改造和改进,电影只是用来推销器械的“副产品”。材料表明

    A.电影因电影器械而产生 B.电影推动了器械的发展

    C.科学技术促成电影革命 D.电影带动了科技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贤也!”加之官吏的升擢又是论资排辈,“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其结果自然是“廉耻贸乱,贤不肖混淆”了。于是他提出“岁贡贤才”“量才授官”两策。要列侯、郡守、二千石,每年荐贤两名以供宿卫;并以此考察大臣的贤否,如果所荐贤能则有赏,不贤则有罚。同时,在官员升擢上,董仲舒疾呼:“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这就迫使大臣们以求贤识贤为事,天下之奇士就可得而使了,遍得天下之奇士,天下何愁不治!

    材料二  博士,古代学官名,源于战国。秦及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西汉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为《易》和《礼》增置博士,与汉文帝、汉景帝时所立的《书》《诗》《春秋》博士合为五经博士。自此之后,博士专门负责经学的传授。

    ——以上材料均摘自《国学人物·董仲舒》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人才观和选才方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五经博土的设立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洪秀全搞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借用了西方的宗教武器,然而终究走着朱元璋式的“农民革命领袖”的悲剧道路;康有为倡导了对后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有所启示的戊戌维新运动,然而当封建顽固派势力以千百倍的疯狂做反扑时,他也回归到了封建王朝的“忠臣”的立场;至于孙中山,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无疑对变革近代中国的现实政治环境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但应当说,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之时,他和他的战友们实际上还只是空怀救国志,未有回天术。

    材料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先驱者们的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正是比之他们的前辈对中国社会有着更为关键性的深切把握。鲁迅在文学作品中揭示了以“阿Q精神”为典型代表的民族劣根性,又指出每一个中国人应深刻地认识到:“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胡适指出:“社会国家没有自由独立的人格,如同酒里少了酒曲,面包里少了酵,人身上少了脑筋;那种社会国家决没有改良进步的希望。”同时他又鼓吹:担来思想的清水“一勺一勺地洒向那孔尘迷漫的大街上”,现代中国人应该“打倒孔家店”。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文华《“再造文明”的奠基石:“五四”新文化运动三大思想家散论》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的中国先驱者们引进西学结果不理想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新文化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中山在创建南京临时政府时……宣布新成立的共和国“当成为统一独立与兴盛之国家”。……要实现“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内政之统一”等,坚决反对任何分裂中国的政治方案。辛亥革命失败后,针对国家四分五裂的局势,孙中山无论在言论上或行动上都更加重视国家统一问题……孙中山认为,中国之所以必须统一,不能分裂,一是中国“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只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才能使“中国变成很强盛的文明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孙中山的国家统一观》

    材料二  从五十年代中期起,即使存在外国的武装干涉,解放台湾虽有战争的与和平的两种方式,毛泽东仍通过各种渠道多次表达了中国人民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与政策。八十年代初,邓小平从世界现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按“一国两制”模式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刘孝良《论毛泽东邓小平和平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国家统一观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国家统一认识上的共同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的城邦中出现了一个以教授演讲、雄辩和政治知识的职业人群,被称作智者(学派)。智者们在城邦中发表演讲,教授青年各种知识。由他们倡导而引起思想和社会认识的巨大变革称之为智者运动。这场运动马克思·韦伯称之为“哲学的突破”,“它对构成人类处境的本身及其意义有了新的理解”。

    ——摘编自杨冬梅《智者运动的兴起及其客观影响》

    材料二  以孟德斯鸠等人为代表的思想家,高举“自由”“平等”“人权”“个性解放”的旗帜,提倡发展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猛烈打击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思想;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宗教和封建主义专制的桎梏。启蒙运动思想家们以理性为武器,希望带领全民摆脱愚昧,解放自我,是他们的共同目的。

    ——摘编自李莉《论启蒙运动对欧洲音乐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智者学派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