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9 题,其中:
单选题 36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25 题,困难题 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36 题
  1. 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还要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这体现出启蒙运动的特征是

    A. 迫求个人独立自由

    B. 注重国家管理民主化

    C. 倡导依法治国理念

    D. 主张核心理念制度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宋代

    A. 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B. 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

    C. 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

    D. 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朝后期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作为载道的重要经典详加注释,大力宣扬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到宋代更是把修齐治平放到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并且《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上述材料典型的表明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

    A. 认为“理”在儒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B. 将纲常伦理注入到生活各个层面

    C. 积极应对佛道之学对儒学带来的挑战

    D. 面临着如何创立儒学新体系的时代课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学者在论证三民主义是极高明的政治艺术时,引用了福柯的观点:“愚蠢的暴君用铁链束缚他的奴隶,而真正的政治家则用自己的思想锁链更有力地束缚他们。绝望的时间能够销蚀钢铁的镣铐,但却无力破坏思想的习惯性结合。”该学者意在说明三民主义的高明之处是

    A. 着力于思想教化

    B. 缩小贫富的差距

    C. 以救亡图存为核心

    D. 强调信仰的重要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处于雅典民主制鼎盛时期的智者都有着某些共同特点,如擅长语法技巧和辩论术;致力于逻辑学和修辞学的研究;关注人的世俗生活,并从中概括和抽象出一般性原理。这表明古希腊智者的出现

    A. 源于人神同构的文化传统

    B. 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C. 导致社会公共道德的沦丧

    D. 促进人文主义精神的复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

    A. 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B. 使国人认识到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开端

    D. 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17年至1918年,恽代英在武汉组织“互助社”,毛泽东等在长沙发起“新民学会”,李大钊成立“少年中国学会”,邓中夏、傅斯年等分别成立“国民社”、“新潮社”。这最能说明

    A. 民主革命的成果显著

    B. 西方社会思潮迅速传播

    C. 十月革命的影响巨大

    D. 共产主义获得普遍认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西周分封制下等级森严,秩序井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对稳固。春秋战国时期战乱、兼并等事件频繁发生,促使老子“小国寡民”,孔子“克己复礼”思想产生。先秦诸子的这种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

    A. 社会变革符合历史潮流

    B. 先秦诸子的思想落伍

    C. 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D. 社会进步与付出代价之间的矛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毛泽东指出:孙中山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叫我们反抗帝国主义,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民权主义叫我们反抗军阀,使中国人民自立于统治地位。民生主义叫我们反抗大商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革命的三民主义

    A. 成为了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

    B. 奠定了《临时约法》的思想基础

    C. 推动国民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D. 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A. 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 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C. 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 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根本目的是

    A.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

    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

    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

    D.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儒家学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19年5月29日,英国皇家学会科考队在几内亚湾普林西比岛拍摄的日蚀照片和随后的计算证实了如下观点: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本次科考活动支持了

    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进化论

    D.量子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学者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材料反映作者

    A.认为“中体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B.认为“中体西用”可挽救民族危机

    C.强调“中体西用”以维护封建制度

    D.认为“中体西用”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必要形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20年,《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递交到北洋政府,该宣言宣布:苏俄放弃沙俄时期在华的特权,放弃赔款、租借地,废除中俄所订密约等。苏俄政府此举

    A.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B.导致了中国革命方向的转变

    C.促进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D.推动了“三大政策”的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一变化反映了

    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

    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

    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

    D.从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在修养理论上,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发明本心”思想,以“本心”认识“圣贤之心”,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王阳明的这一主张

    A.体现出一定的平等与叛逆萌芽 B.有效提升了普通大众的个人修养

    C.解放了宋明理学对人们的束缚 D.被明清三大思想家所继承和发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说明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   )

    A.根植于高度繁荣的农耕经济 B.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本质上是传统思想的继承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 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B. 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C. 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 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史载,宋以后戏曲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从明代起,每年五月十三,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祭拜关羽的活动,此后,关公戏经久不衰。此现象

    A.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形成

    B. 体现了神化儒学的倾向

    C. 突出了戏曲的教化作用

    D. 强化了宗教观念世俗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写道:“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所以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只要从参与政治生活中得不到更多的好处,他们就对参与公共事务和统治国家没有什么兴趣。”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主张

    A.积极参与政治的公民才是好公民

    B.城邦国家只需要少数贤人来管理

    C.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和参会人数

    D.根据财产多寡重新划分公民等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文艺复兴时期,骄傲的人文主义者喜爱研究异教拉丁诗人,但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这些人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得到许多富有的教会人员的欣赏。这说明

    A.教会人员是文艺复兴的推动者

    B.人文主义者避免与基督教冲突

    C.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

    D.基督教的包容性助力文艺复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路德教徒视加尔文教为邪教,加尔文教徒也不能与路德教徒合作。因为他们所争的,并不是信教自由的原理,所以结果仍不过是入主出奴,以一个新威权来代替一个旧威权罢了。这说明宗教改革

    A. 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B. 导致旧教与新教矛盾激化

    C. 没有真正实现信仰自由

    D. 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文艺复兴不单纯是文学艺术的复兴和辉煌,宗教改革也不仅是宗教仪式的简化和革新,启蒙运动更不全是思想的领悟和觉醒,它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价值更为巨大,且表现出了非常接近的一致性。这里的“一致性”具体表现为(   )

    A.批判君主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体系 B.彰显了人文意识和冲击了神权束缚

    C.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提出设想 D.都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8世纪中叶,《论法的精神》问世后,人们在谈论“民主”的时候,对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提及越来越少了,而对孟德斯鸠的引述占据了上风。这体现了

    A.启蒙思想促使人们追求现实的民主

    B.古希腊的民主与现代民主产生冲突

    C.孟德斯鸠的启蒙思想备受各国推崇

    D.三权分立学说促进了革命的爆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   )

    A.实现了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 B.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C.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D.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魏源与贺长龄于道光初年辑《皇朝经世文编》,全书120卷中,《礼政》(记述传统治国思想)占16卷;光绪十四年葛士凌辑《续编》,全书120卷中,《礼政》仅占12卷。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末

    A.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主流地位

    B.西方加快了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C.民主思想成为人们关注焦点

    D.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880年,淮军将领刘铭传提出:修建四条从北京通往到全国的铁路,即能够有效防御外来人侵。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新已倾向同意修建,但光绪的帝师翁同稣却说:如有人谋反将朝发夕至,大清将危也!导致该计划泡汤。据此可知清政府

    A.拒绝接受新生事物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C.顽固势力力量强大

    D.维护专制统治高于一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曾被指“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陈独秀则宣称“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两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 )

    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D.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针对新文化运动时期新学者们“灭国粹而后输入欧化”的论调,吴宓在《论新文化运动》中指出,正确的做法应是:“西洋真正之文化与吾国之国粹,实多互相发明、互相裨益之处。”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A.对中西学犯了绝对主义错误

    B.对国粹和西学辩证加以吸收

    C.得到广大知识分子一致赞同

    D.冲击了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说到:“历史是人间普遍心理表现的记录。人间的生活,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脉脉相通。一九一七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指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

    B.新文化运动的价值所在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C.俄国革命道路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A. 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

    B. 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C. 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全党已经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更普遍地、更深入地掌握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结果,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这表明

    A.毛泽东思想已成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B.毛泽东的思想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

    C.革命阵营已经出现个人崇拜的苗头

    D.革命武装力量此时获得了空前壮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 《哈姆雷特》

    B. 《等待戈多》

    C. 《人间喜剧》

    D. 《西风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   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  在统治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清朝在中夹设有专门负责边疆民族事务管理的机构理藩院。前代的是似机构通常为礼部下晶,而清朝的理藩院直接受皇帝领导,出于统治边碰民族地区的需要,清延大力推行民族立法工作。平在入关之前,已经颁布《蒙古律例》,入关之后,对这部法律不断增补修订,备庆年间,修成《理落院则例》713条,这是一部适用于各个边隆民族地区、具有管遍意义的民族法规。此外,清延也针对不同边碰地区领市了一些区城性立法。对新疆维吾尔地区,乾隆时颁行了《回疆则例》;对西藏,乾隆一朝先后颁行《西藏善后祖》《定西藏章程》等多部法规。乾隆三十六年,土尔扈部国归清朝,受到乾隆皇帝的隆重接见和宴请。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处理民族关系措施的积极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9年初,大大小小国家的政治家们云集巴黎,磋商和平解决办法。虽然议事日程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列入《凡尔赛和约》加以解决,但是有些问题到1923年仍为悬案。战后欧洲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一系列民族国家出现;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盟军占领了莱茵省,英法肢解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力量遭受了削弱。在远东,日本将山东归还了中国,却接管了位于赤道以北的岛屿群。在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各国承认了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领土现状,并同意根据相对标准来限制各自的作战舰队的规模,从而阻止了英、美、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因此,20世纪20年代初,国际体系已趋于稳定。所遗留的难题,现在都可以通过国际联盟来解决,尽管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仍定期地在日内瓦举行会议。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