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谓“ 天道”,泛指宇宙、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而“ 人道” 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 中国古代哲学关于“ 天道” 和“ 人道” 相互关系的探讨和论述,就是对于“ 天文”和人文” 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张岂之著《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材料三、“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

材料四、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于曳木者之前,徙戈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具有“ 天道”和 人道” 思想的主要思想流派,并扼要分析战国时期“ 天道” 和“ 人道” 思想产生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在汉代是怎样适应大一统需要的?以及宋明时期儒学是如何实现新发展的?

(3)根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所提倡的君臣关系。从经济、政治角度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

高二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