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变往、交融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      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七年级历史上册69页

材料二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

——七年级历史上册91页

材料三  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七年级历史上册95页

(1)材料一横线上是哪位历史人物?他所开辟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北方人民迁到南方对江南地区开发的意义。

(3)材料三中“他”是哪位皇帝?除了学习汉语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4)材料三中的改革措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