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市南子见鲁侯,鲁侯有忧色。市南子曰:“君有忧色,何也?”鲁侯曰:“吾学先王之道,修先君之业。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然不免于患,吾是以忧。”市南子曰:“君之除患之术浅矣!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①犹肯疏②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③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④之患,何罪之有哉?其皮为之灾也。今鲁国非君之皮邪?吾愿君剖形去皮,洒心去欲,而游于无人之野。”

(选自《庄子·山木》有删改)

(注释)①隐约:困穷。②肯疏:犹豫不进的样子。③定:小心谨慎。④罔罗机辟:捕野兽的机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市南子见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居然不免于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为下面这句话断句(标示两处)。

敬 鬼 尊 贤 亲 而 行 之 无 须 臾 离。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市南子曰:“君有忧色,何也?”

4.(甲)文中,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要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道家门徒市南子指出贪图权位必然引起争端,建议鲁侯抛弃国家权位来躲避祸患;而如果换作孟子,他给鲁侯的治国建议则会是____________(填一个四字短语)。

八年级语文对比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