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二)阅读明朝冯梦龙的《鲁国之法》一文,完成8—11题。(14分)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①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②。子贡③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④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注】①臣妾: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曰臣,女曰妾。②府:指国库。③子贡:孔子的学生。④赐:子贡的名。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鲁人臣妾    (           )        ②可以风易俗     (           )

③则不赎人矣  (           )        ④富者而贫者多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 “于” 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鲁人为臣妾于诸侯

A.取金于府   B.余将告于莅事者

C.而教导可施于百姓    D.行者休于树

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今  鲁  国  富  者  寡  而  贫  者  多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4..孔子对子贡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孔子持这种态度的理由是什么?(2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