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改)

【乙】谒寇莱公①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复观亭名,使人怅然。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余自吴入楚,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②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③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

(选自陆游《白云亭》,有删改)

注:①寇莱公:北宋名相寇准,宋真宗时封莱国公。 ②县廨听事:县衙厅堂(办公处所)。 ③阙,通“缺”,缺少。

1.解释下面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潭中鱼百许头 (         )    ⑵以其境过       (         )

寇莱公祠堂   (         )    ⑷堂下旧有莱公所柏 (         )

2.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栏 外 双 瀑 泻 石 涧 中 跳 珠 溅 玉 冷 入 人 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

4.【甲】文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乙】文中白云亭景致优美,可没有谁肯来补缺县令,请说说缘由。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