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据下列资料分析回答。

资料一:1928年,英国医生格里菲斯想研制出抗肺炎双球菌的疫苗,他选择了两种肺炎双球菌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将活的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第二组:将活的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第三组: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第四组: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检查死鼠心脏中所存在的细菌加以分离和检查,发现它们竟然都是S型!

资料二:预防人感染肺炎双球菌,可接种的疫苗由含有23种最普遍的肺炎双球菌的多糖荚膜混合组成,目前上市使用的这种肺炎双球菌疫苗可以涵括己开发国家85~90%以上的侵袭性菌种。该疫苗对囊括的23种血清型以外的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感染,并无预防效果。

(1)人接种疫苗后,不能预防23种血清型以外的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壁主要是由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组成

B.与酵母菌不同,R型、S型细菌均没有由核膜围成的细胞核

C.格里菲思的实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肺炎双球菌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3)在第四组实验中, R型转化形成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性状是稳定遗传的,说明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其变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

(4)结合免疫学的知识分析:将第三组实验后的小鼠培养一段时间,再将R型活菌与S型死菌混合后注入该鼠,请预期实验结果,并解释原因。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