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目前中日两国因钓鱼岛问题产生摩擦,龙泉中学九年级学生围绕“中日关系”准备召开一次主题讨论。小明同学搜集到以下材料,进行相关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

【同病相怜】

材料一   1870年前后普鲁士的宰相俾斯麦先后接待了来自中国与日本的两批使节,他看到的景象是:中国人到欧洲只问工厂生产的船炮质量如何、价格怎样,造船的技术等;而从日本到欧洲的人讨论各种学术,研究政治原理,谋求回国做根本的改造。

(1)根据材料一中俾斯麦看到的景象,请你判断当时中国和日本分别在开展什么运动。这两次运动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反目成仇】

材料二  新近加盟到列强阵容的日本,骤然挥来屠刀,回手给原本同样命运的中国致命一击。中国近代最悲惨的命运悲剧,由这只“披着文明的外衣,实际是长着野蛮筋骨的怪兽”

的黑手拉开了帷幕。

―人民网《日本是如何拉开了与中国的差距》

材料三   人民网2017年1月10日报道: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

教育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修改是为了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

(1)材料二中日本“骤然挥来屠刀”酿成“中国近代最悲惨的命运悲剧”,请分别举例说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和战争暴行。

(2)材料三中修改前的八年抗战饱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然而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结合以上对中日关系的探究,谈谈在钓鱼岛问题上,我国应怎么做?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