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下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用悬挂重物的方法为小车提供拉力,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下滑时的加速度,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本实验用砝码作为重物)改变对细绳的拉力,从而探究出小车在不同拉力下的加速度。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关于这一项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小车更快地下滑,因为一个砝码提供的拉力太小,不足以拉动小车

B.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因为小车将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小车加速运动的力不仅仅是细线的拉力

C.这里适当的高度是指在这个高度下,当盘中不加砝码时,小车恰好能够匀速运动

D.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的方法是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细线和砝码盘,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设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的质量为m,要使小车下滑时受到的合力大小更接近砝码收到的重力,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M=2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

B.M=2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

C.M=4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

D.M=4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

(3)如图所示,是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测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 cm、sBC=4.65 cm、sCD=5.08 cm、sDE=5.49 cm、sEF=5.91 cm、sFG=6.34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高一物理实验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