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反思全球性间题过程中就生存和发展作出的理性选择和科学回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伦理之生态价值

材料二美月西部的生态变化

大平原地处美国中西部,19世纪中叶之前,大平原被标示为“美洲大荒漠”,表明该地区不适合人定居。从19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实施《宅地法》、向铁路公司授地等政策措施,吸引移民前来定居,这里被宣传为“西部花园”、“农业天堂”。宣传得以广泛传播,也得益于那一时期铁路的贯通、旱作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的应用。……尽管如此,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该地区农业灾害屡见不鲜,最严重的发生在1930年代。绎济凋敞,社会动荡,农场大量破产,数十万人流离失所。严重的生态灾难和1930年代大萧条同时出现,实际上表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体系己经深陷困境。

——高国荣《环境史视野下的灾害史研究:以美国大平原农业开发为例》

材料三 智能文明与生态文明

在信息朴学技术以及其他新科执革命的推动下,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成果及其累积效应的基础上,将形成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智能文明。智能文明不仅会开辞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而且也会开辟出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纪元。

——张云飞(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表格中的中华伦理所蕴含的生态价值。

(2)据材料二概括推动美国大平原开发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生态灾难和1930年代大萧条同时出现”,美国政府的主要举措。

(3)关于智能文明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谈谈你的认识。

高三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