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我国自古以来一直坚持与不同文明之间进行交流互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300年间,由于学生、学问僧学习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带给日本以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

——选自本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试举一史实证明此观点。

材料二  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三  这三大发明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再次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

——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论》

(3)请写出我国古代“在战争中”、“在航海方面”的重大发明,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共同影响。

材料四  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4)“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些地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意义。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