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徐光启,(明朝)南直松江府上海县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他的家乡是全国的财赋中心,当地的商品农业和棉纺织等副业特别发达。他在作生员时,对一块不宜耕种的土地疏凿整治,栽种柳树用做柴薪,其“利反倍于租人”。他“至于农事,尤所用心。盖以为生民率育之涯,国家富强之本”。万历三十六年,江南大水,稻禾无收,他从福建莆田引来甘薯在上海栽种,取得成功。又写成《甘薯跳》,介绍种植方法。还把北方的芜箐引种到南方,作《芜箐疏》介绍种植方法。万历三十九年,与传教士熊三拔开始翻译《泰西水法》,次年春完成。在该书雕刻前,其中的一些工具在京南的水稻种植实验中已经开始运用。他结合自己的农学实践,广泛搜集传统农书和其他书籍中的农学材料,纂成《农遗杂疏》,奠定了《农政全书》中直接实验材料的基础。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徐光启在农业领域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取得农学成就的原因。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