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梁启超生平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从小接受儒家教育。

光绪十五年(1889年),16岁参加乡试中举,名列第八。

光绪十六年(1890年),17岁赴京参加会试不中,回来路过上海接触到《瀛寰志略》,对西方政治、文化等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同年秋结识康有为,执业为弟子。

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万木草堂学习期间协助康有为编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春入京参加会试,发布“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主持《时务报》。在主编期间写《变法通议》阐述维新变法理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十五日(7月3日),受光绪帝召见,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同年流亡日本。

光绪二十八年一月(1902年2月),在日本创办《新民丛报》,与革命派论战,继续宣传改良主张,仇视和抵制民主革命。

1901年至1902年,先后撰写《中国史叙论》、《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起“史学革命”。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成立政闻社,拥护清廷“仿行宪政”。

宣统三年九月二十六日(1911年11月16日),任袁世凯“责任内阁”法部次官。

民国三年八月二十日,拒绝袁世凯重金收买和武力威胁,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同时与蔡锷密谋,策划武力讨袁。

民国五年三月,应陆荣廷邀请,直接参加护国运动。

民国六年十一月,梁启超递送辞呈,结束从政生涯,转而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

民国七年底赴欧,亲身了解西方社会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其史学观点也发生变化。

民国十八年一月十九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6岁。

问题:

(1)材料中梁启超两次参加的会试属于哪一种选官制度?民国七年是指哪一年?你认为促使梁启超得出“西方文明已经破产”结论的原因是什么?

(2)请概括下列三个阶段梁启超主要社会活动的及特点。

(3)你如何看待梁启超一生中的两次重要转变?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