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在蔡元培来北大之前,北京大学的教员多是资深官僚,学生则多是年轻和资历浅的官吏,讲授的内容包括忠君、忠儒等传统的封建文化和思想。1916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便按照西方国家近代的大学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整顿和改革。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意”,进行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各学派大师云集北大: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徐悲鸿等,都是大家熟知的中国近现代各学科的大家。谚曰:名师出高徒。这高徙中便有冯友兰、范文澜、朱自清等。蔡元培确立的这一办学思路影响深远,使北大“学风丕振,声誉日拢”,日新月异。

材料二  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对中国教育文化的贡献,是中国近代史上无人可比的。正如杜威所说:“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1)据材料一,用表格法概括北京大学在蔡元培到任前后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蔡元培领导北京大学实现时代转折的认识。

(3)结合以上材料,谈一谈高等教育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