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实际上是由于对别人作出一系列错误判断而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也是由于希特勒认为他可以夺取波兰,英国可能不会作战.如果英国作战的话,在波兰遭到先败以后就可能不会继续作战。

——美国总统肯尼迪1962年发表的当时美国面临的重要国际问题的广播谈话

(1)材料一认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分)你认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爱因斯坦得知美国向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核武器,“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2)爱因斯坦整个一生都忠实地为没有战争的世界而奋斗,请举出二个事例。

材料三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3)根据材料三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2分)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2分)

(4)谈谈你对战争、发展、和平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

高三历史材料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