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影石上(发布)           B.以其境过(凄清)

C.往来而不者(断绝)        D.游人而禽鸟乐也(离开)

2.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记而去

A.然而禽鸟知山林乐(《醉翁亭记》)   B.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C.唐人尚未盛为(《活板》)         D.何陋有(《陋室铭》)

3.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二段正面写水,侧面写鱼;写的是鱼,见的是水。

B.【乙】文第一段先写滁人之游,再写太守与众的宴酣之乐,最后写太守的醉态。

C.【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官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境。

D.【甲】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乙】文则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议论。

4.把“文言文阅读” 【甲】【乙】两段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