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法制起源较早,在西周时期时已形成的“以德配天”的法制指导思想,老幼犯罪减免刑罚和过失等法律原则。春秋时期,以反对“罪刑擅断”、要求“法布于众”为内容的公布成文法运动勃然兴起,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邓析著“竹刑”等。战国时期,以魏国李悝制定的《法经》为代表,标志法制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另外,儒家和法家的主要政治法律思想,也都在这一时期内成熟并在政治舞台上发挥广泛的影响。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成文法法律体系全面确立。在指导思想上,秦代奉行的是法家学派的“法治”、“重刑”等理论,秦代的法律制度很自然地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例如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在两汉时期,中国古代法制有进一步发展。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前,主要是“汉承秦制”,就是在秦代留下的法律框架内进行局部改造;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在指导思想上接受儒家的理论,使儒学成为官方的、正统的政治理论,从此,汉代的法律制度在理论、制度上开始“儒家化”。隋唐时期,法律儒家化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以《唐律疏议》的制定完成为标志,儒家学派的一些基本主张被精巧地纳入成文法典之中,同时,中国古代的司法体制、诉讼制度也在此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宋代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包括法律制度,仍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明、清时期,基本法典仍是国家法制的基础。国家法律的基本精神、主体框架,仍然由《宋刑统》、《大明律》、《大清律》等基本法典确定,但是敕、条例等法律形式,在司法实践中却发挥着实际而具体的调节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律”规定着大原则,而“敕”、“例”则从各方面进行补充和小幅度的修正。作为大原则的“律”相对稳定,较少修改,而起实际作用的附属立法。从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开始在中国土地上艰难地生长。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

(2)请指出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它有何原则和意义?

高三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