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材料二  清末以来汉字汉语变革的根本原因不是语言自身,而是语言之外的社会文化变革的要求。中西方自明末开始交流以来就时有冲突,但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落败,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则使中国人的自信心受到沉重打击。面对西方列强的攻势,中国一方面是抵御、自保,另一方面也开始反思,进而痛苦地向西方开放,向西方学习。反思的路向和进程最后认为文化也不如西方——原因在于教育不发达、国民素质不高等,可以说是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开始时认为器物不如西方,后来又认为政治制度不如西方,于是发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社会和文化就此发生了现代转型,于是有了中国现代社会、现代文化。清末汉字汉语改革就是在这种反思过程中发生的。

——高玉《汉字简化思想:百年历程及其反省》

(1)在材料一中李斯提出了什么建议?分别说明该建议的实施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汉字(汉语)改革的原因,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中国的汉字和汉字改革。

高二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