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如图是利用影印培养技术证明大肠杆菌产生抗链霉素突变基因的实验。具体方法是:

①首先把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平板1的表面,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②对培养皿2和3进行比较,在平板2上找到与平板3上那几个抗性菌落的“孪生兄弟”。

③把平板2上与平板3上菌落相对应的一个部位上的菌落挑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5上。

④并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大肠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___________,与酵母菌相比,大肠杆菌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

(2)从培养基的功能上看,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培养基。若在培养皿的培养基中加入伊红和美蓝,则培养皿中长出的菌落颜色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3)大肠杆菌抗链霉素基因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__结构上,而与生长、繁殖和遗传有关的基因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中。

(4)3号、7号、11号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