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人认为:机器进口(指向中国出口),恐非西国之福,中国多织一匹,即我国少销一匹。销路即阻,出货必减,将来船行受亏,姑且不论。我国所有各厂,不久将倒闭,致工人无处营生也。

——《中国近代史材料选编》

材料二: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般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东华续录》光绪朝

材料三:(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做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1874年《捷报》卷12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列强对中国发展民族工业持何态度?为什么?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三有关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的情况怎样?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