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张骞与堂邑父等百余人出陇西后,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拘留了十几年,强迫他娶匈奴妻子,生儿育女,“然骞持汉节不失(保持汉朝的节操)”。后来,张骞乘匈奴不备,率众脱逃,辗转到达大月氏。从大月氏回来,张骞见北道危险,改走南道,不料又被匈奴捉住,扣留了一年多。直到单于病死,匈奴贵族为争夺统治权发生内乱,他才带着匈奴妻子与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

——《汉书·张骞传》

材料2 养蚕缫丝,织造绢绸,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在古代驰誉世界,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古代希腊罗马的贵族,尤其喜好中国的丝绸,视为高级的消费品,称中国为“丝国”。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就通过这条东西交通要道,源源不断地输往中亚、西亚以及非洲、欧洲各地,后来人们便称这条中西交通要道为“丝绸之路”。

(1)材料1描述的是张骞第几次出使西域的情况?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我们应该向张骞学习什么?

(2)我国发明养蚕缫丝距汉朝大约有多少年?举出我国出土的汉代一件丝织精品。

(3)为什么古代罗马称中国为“丝国”?(可用材料中的原话总结)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