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文尚书》。)“民为君之本。”

——《谷梁传》

材料二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

——(《荀子》

“民乏财用,不亡何待?”

——《国语》

材料三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

材料四 (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

——《荀子》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

材料五  顾炎武推崇议论朝政的风气,要求以强大的社会舆论来监督制约当权者,以“众治”代替“独治”。黄宗羲进一步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

——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思想理念?根据材料二、三、四简述该理念的内容。这一理念有何现实意义? (9分)

(2)上述理念在明清时期被进步思想家继承并发展,试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并作简要评价。(6分)

高二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