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张仪受笞

张仪已学而游说①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②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璧。”共执张仪,掠笞③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④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⑤且盗而城!”

(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注释:

①游说:战国时代策士们周游列国,劝说君主采纳其政治主张的一种活动。说,劝说、说服。  

②意:认为是,这里是“猜疑”的意思。  

③笞:用竹板、荆条打。

④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⑤顾:却,反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_______________)  (2)已而楚相亡璧(_____________)

(3)不服,释之(___________________)     (4)张仪既相秦(_______________)

2.“行”读“xíng”时主要有五种意思。A行走、车船行驶。B运动、运行。C做、执行、实行。D品德、品行。E将、快要。请为下列各句选择正确的义项并将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璧。(________)  (2)天行有常(__________)

(3)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___________)   (4)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仪受辱后,他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继续努力,终成大业。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