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亡友方思曾墓表

归有光

予友方思曾之殁,适岛夷来寇,权于某地。已而其父长史公官四方子昇幼不克葬。某年月日,始祔于其祖侍御府君之墓,来请其墓上之文。

思曾少负奇逸之姿,年二十余,以《礼经》为京闱首荐。既一再试春官不利,则自叱而疑曰:“吾所为,以为至矣,而又不得。彼必有出于吾术之外者!”则使人具书走四方,求尝已得高第者,与夫邑里之彦,悉致之于家而馆饩之。其人亦有为显官以去者。然思曾自负其材,顾彼之术,实不能有加于吾,亦遂厌弃不能以久。方其试而未得也,则愤憾而有不屑之志。其后每偕计吏行,时时绝大江,徘徊北岸,辄返登金、焦二山,徜徉以归。与其客饮酒放歌,绝不与豪贵人通。间与之相涉,视其龌龊,必以气陵之。闻为佛之学于临安者,思曾往师之,作礼赞叹,求其解说。而人遂以思曾果溺于佛之说,不知其有所不得志而肆意于此。以是知古之毁服发,逃山林而不处,未必皆精志于其教,亦有所愤而为之者耶!以思曾之材有以置之使之无愤憾之气其果出于是耶?然使假之以年,以至于今,又安知其愤憾不益甚,而将不出于是耶?此吾所以叹天之成材为难也。

思曾少善余,余与今李中丞廉甫晚步城外隍桥,每望其庐,怅然而返。其相爱慕如此。后予同为文会,又同举于乡。思曾治园亭田野中,至梅花开时,辄使人相召,予多不至。而思曾时乘肩舆过安亭江上,必尽醉而归。尝以予文示上海陆詹事子渊,有过奖之语,思曾凌晓,乘船来告。予独痛思曾之材,使不得尽其所至,亦为之致憾于天而已矣。

(选自《震川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于某地               厝:停柩待葬

B.则使人具书走四方         币:钱财

C.辄返登金、焦二山         棹:船桨,代指船

D.以是知古之毁服发         童:未成年的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思曾年少有才,但经历一次次的考试失利后,对自己的才能产生了怀疑,认为自己技不如人,于是延请有才之士想要向他们学习。

B.方思曾所延请的人中虽然后来也有做官显贵的,但他认为这些人的本领未必胜过自己,因而就不愿长久拜他们为师。

C.方思曾因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不得志,不与官员交往,后来到临安去拜师学习佛学的精义,放任自己沉溺在佛学之中。

D.作者和方思曾相互倾慕,他和李廉甫晚上走到城外隍桥时,看到方思曾的房屋会很失意;方思曾在梅花盛开的时节也多次邀请作者前往。

3.把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而其父长史公官四方,子昇幼,不克葬。

(2)以思曾之材,有以置之,使之无愤憾之气,其果出于是耶?

4.简要概括方思曾的形象特点。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