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②羔豚者弗饰贾①;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孔子遂行。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五年后)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康子曰:“则谁召而可?”曰:“必召冉求③。”于是使使召冉求。冉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子赣知孔子思归,送冉求,因诫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     选摘自《孔子世家》(有删节)

[注]  ①贾:同“价”,价格。   ②粥:通“鬻”,卖。   ③冉求:与后面的子赣同为孔子的学生。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大司寇行相事           摄:代理

B.于是选齐国中女子者八十人     好:美丽

C.夫子我                 罪:怪罪

D.送冉求,因曰             诫:勉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我之先并矣              且君尝晋君赐矣

B.吾获罪于孔子             犹不能不之兴怀

C.季桓子语鲁君为周道游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

D.吾不知所以裁             仁义不施而攻守势异也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为政有方,鲁国上下知礼守序,齐人闻风恐惧。

B.齐人献女乐、文马迷惑鲁国君臣,终致孔子离开鲁国。

C.桓子在病重将死时承认当初没有重用孔子是个错误。

D.康子未遵“必召仲尼”的遗训,舍孔子而改召冉求。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

(2)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