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21分)

谢德权字士衡,福州人。归宋,补殿前承旨〔注〕。咸阳浮桥坏,命德权规画,乃筑土实岸,聚石为仓,用河中铁牛制,缆以竹索,由是无患。咸平二年,宜州溪蛮叛,命陈尧叟往经度之,德权预其行。以单骑入蛮境,谕以朝旨,众咸听命。尧叟闻,加阁门祗候,广、韶、英、雄、连、贺六州都巡检使。代归,提点京城仓草场。先是,廥积多患地下湿,德权累甓为台以之,遂无腐败。

京城衢巷狭隘,命德权广之。既受诏,则先撤贵要邸舍,群议纷然,有诏止之。德权面请曰:“臣已受命,不可中止。今沮事皆权豪辈,屋室僦资耳,非有他也。”上从之。因条上衢巷广袤及禁鼓昏晓之制。

会有凶人刘晔、僧澄雅讼执政与许州民阴西夏为叛者,诏温仲舒、谢泌鞫问,令德权监之。既而按验无状。翌日,对便殿,具奏妄。泌独曰:“追摄大臣,狱状具。”德权曰:“泌欲陷大臣邪?若使大臣无罪受辱,则人君何以使臣,臣下何以事君?”仲舒曰:“德权所奏甚善。”上乃可之。

末几,又命提总京城四排岸,领护汴河,兼督辇运。前是岁役浚河夫三十万而主者因循堤防不固但挑沙拥岸址或河流泛滥即中流复填淤矣。德权以沙尽至土为垠,弃沙堤外,遣三班使者分地以主其役。又为大锥以试筑堤之虚实,或引锥可入者,即坐所辖官吏,多被谴免者。植树数十万以固岸。建议废京师铸钱监,徙西窑务于河阴,大省劳费。改崇仪副使,兼领东西八作司。先时,每营造患工少,至终岁不成。德权按其役,皆克日而就。

德权清苦干事,好兴功利,多所经画。见官吏徇私者,必面斥之,所至整肃。

(《宋史·谢德权传》)

注:殿前承旨,阁门祗候,都是宋代官名。

1.对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德权累甓为台以之  藉:垫起

B.室屋僦资耳 吝:舍不得

C.讼执政与许州民阴西夏为叛者构:连结

D.德权以沙尽至土为垠  须:等待

2.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用河中铁牛制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B.尧叟闻,加阁门祗候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分人

C.对便殿,具奏妄  皆出于此乎

D.追摄大臣,狱状具  今其智反不能及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谢德权善于干事的一组是(  )(3分)

①缆以竹索,由是无患 ②累甓为台以藉之  ③则先撤贵要邸舍

④泌欲陷大臣邪⑤又为大锥以试筑堤之虚实  ⑥德权按其役,皆克日而就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谢德权很有才干,会想办法,让他规划咸阳浮桥,管理京城仓草场,他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从根本上解决了浮桥易坏,粮草腐烂的问题。

B.谢德权很有胆量,陈尧叟受命去处理宜州少数民族叛乱问题,谢德权干预他的行动,陈尧叟只好单人独骑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将朝廷旨意告知他们,使他们都愿意听从朝廷的命令。

C.谢德权不惧权贵,他受命扩大京城的街巷,首先撤除权贵们的邸舍,众人议论纷纷,皇帝下诏停止。他向皇帝请求说,权豪们只是吝惜出租房屋的租金罢了。终于说服皇帝,坚持把事情办完。

D.谢德权敢于直言,当坏人状告执政为叛时,谢德权监督案件的审理,查明所告没有依据,第二天向皇上汇报。都说背叛的事是假的,唯独谢泌说捉拿大臣进行审问,案件才能弄清楚。谢德权据理驳斥,维护了大臣的人格。

5.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3分)

前 是 岁 役 浚 河 夫 三 十 万 而 主 者 因 循 堤 防 不 固 但 挑 沙 拥 岸 址或 河 流 泛 滥 即 中 流 复 填 淤 矣

6.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①或引锥可入者,即坐所辖官吏,多被谴免者。 

②见官吏徇私者,必面斥之,所至整肃。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