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欧阳生哀辞

韩 愈

欧阳詹世居闽越,自詹已上,皆为闽越官,至州佐、县令者,累累有焉。闽越地肥衍,有山泉禽鱼之乐,虽有长材秀民,通文书吏事与上国①齿者,未尝肯出仕。

今上初,故宰相常衮为福建诸州观察使,治其地。衮以文辞进,有名于时;又作大官,临莅其民;乡县小民有能诵书作文辞者,衮亲与之为客主之礼,观游宴飨,必召与之。时未几,皆化翕然②。詹于时独秀出,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闽越之人举进士繇詹始。

建中、贞元间,余就食江南,未接人事,往往闻詹名闾巷间,詹之称于江南也久;贞元三年,余始至京师举进士,闻詹名尤甚。八年春,遂与詹文辞同考试登第,始相识。自后詹归闽中,余或在京师他处,不见詹久者,惟詹归闽中时为然。其他时与詹离,率不历岁,移时则必合,合必两忘其所趋,久然后去,故余与詹相知为深。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③。其燕私善谑以和④,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

十五年冬,余以徐州从事朝正于京师,詹为国子监四门助教,将率其徒伏阙下举余为博士,监有狱,不果上。观其心,有益于余,将忘其身之贱而为之也。

呜呼!詹今其死矣!詹闽越人也,父母老矣,舍朝夕之养,以来京师,其心将以有得于是,而归为父母荣也。虽其父母之心亦皆然:詹在侧虽无离忧其志不乐也詹在京师虽有离忧其志乐也若詹者,所谓以志养志者欤!詹虽未得位,其名声流于人人,其德行信于朋友,虽詹与其父母皆可无憾也。詹之事业文章,李翊既为之传,故作哀辞以舒余哀,以传于后,以遗其父母,而解其悲哀,以詹志云。

【注】①上国:指京城等文化发达的地区。②皆化翕然:很快形成了一种好风尚。③嶷嶷然:端庄温厚的样子。④燕私:指个人的闲暇时间。善谑以和:喜欢说话且话语柔和。

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文书吏事与上国齿者       齿:相等       B.以詹志云       卒: 最终

C. 监有狱               会:恰逢       D.余就食江南          就食:谋生

2.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欧阳詹有名望的一项是( )

①自詹已上,皆为闽越官       ②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

③往往闻詹名闾巷间       ④其德行信于朋友

⑤观游宴飨,必召与之        ⑥詹之事业文章,李翊既为之传

A.②③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詹祖上世代都在闽、越一带做官,他本人也因文才出众倍受时任福建诸州观察使的常衮的爱惜敬重,成了当地参加科举考试的第一人。

B.文章对欧阳詹进行了评价,他尽孝道,以父母望其成名的意志为意志来孝养父母。虽不寿而终,但是他的德行和表现其才华的文章,却是与世长存的。

C.欧阳詹看重友情,曾率领自己的生徒们到朝廷上去举荐韩愈做四门博士,结果因国子监有诉讼之事,加上自己的地位卑微,举荐以失败告终。

D.韩愈写作此文,主要在于抒己之哀痛,慰死者之双亲,完成朋友的遗愿。因为担心欧阳詹死后湮没无闻,所以把他的才学、品德写进文章,加以彰显,以永传后世。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詹于时独秀出,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3分)

(2)其他时与詹离,率不历岁,移时则必合,合必两忘其所趋。(3分)

(3)故作哀辞以舒余哀,以传于后,以遗其父母。(3分)

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詹 在 侧 虽 无 离 忧 其 志 不 乐 也 詹 在 京 师 虽 有 离 忧 其 志 乐 也 若 詹 者, 所 谓以 志 养 志 者 欤!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