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材料解析:

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牢笼,圈套)中矣。”  

——摘编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1)材料一反映的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是什么?隋炀帝时设置了哪一科目,正式确立这一制度?

材料二:             唐宋时期录取名额对照表

时  代

统治时间(年)

录取进士总人数

平均每年录取人数

唐朝

290

7448

26

宋太祖

17

188

12

宋太宗

21

1487

71

宋真宗

25

1760

71

宋仁宗

41

4561

112

(2)材料二的表格表明到了宋代,这一选官制度在录取名额上有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做法是宋代哪一国策的体现?

材料三: 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无论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在考试内容和实施环境上有何根本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是相同的。……一千多年科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的解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的选拔人才。

——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

(3)根据材料三谈谈这一选官制度在人才选拔方面的优点。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