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②,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③《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④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⑤,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⑥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⑦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背景资料)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而遭波及,被贬出京,至滁州当地方官。曾巩这篇文章,写山水之乐,而论及公之“贤”难遇,含蓄地反击当时的政客,并借此安慰处于逆境中的欧阳修。

(注)①涯:旁边。②嘉:秀丽。③韩子退之:即韩愈。④夷狄:边远地区。⑤宜:适当合宜。⑥寄:寄寓。⑦托:寄托。

1.解释加点的词。

(1)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______)

(2)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______)

(3)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______)

(4)一山之隅,一泉之旁(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2)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3.曾巩在文中认为“醒心亭”能够“醒心”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文写欧阳修以“醒心”名亭,而曾巩为之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丰乐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醒”贯穿全篇。

B. 本文虽为记,却主要围绕欧阳修的“醉”“乐”“醒”展开议论,议论长于记叙。

C. 作者指出欧阳修“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实质,“乐”则是体现,而这种“乐”就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

D. 正如韩愈诗所说:“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欧阳修筑亭题名的含义就是为了使人在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能“洒然而醒”,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