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完成下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1.用“/”线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分2处)。

子 罕 置 诸 其 里 使 玉 人 为 之 攻 之 富 而 后 使 复 其 所

2.解释加横线词的意思。

(1)乞人不

(2)亦不可以已乎

(3)敢献之

(4)不人有其宝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4.甲文中有人贪利忘义,究其原因是           (限填四个字),而乙文中子罕不肯接受玉的原因是                  

5.甲乙两文虽文体不同,但却蕴含了一个相同的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请加以提炼。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极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