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芙  蕖》

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材料二:

荷花(Lotus flower)属山龙眼目,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成卵形。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

1985年5月荷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国花。

材料三:

材料四:

周敦颐一生酷爱莲花,他的道德人生,特别是廉政思想和莲花的品格非常契合。周敦颐不仅向书本学习,更是在向大自然这本“无字天书”学习,他从莲花的特性中领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做人为官的标准,《爱莲说》不只是一篇经典散文,更是一篇经典哲学文本。

周敦颐洁身处世的品格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是“不染不妖”的自尊意识。当时的宋朝国力强盛,但官场腐败之风渐长、奢靡之风盛行,周敦颐却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二是“不蔓不枝” 的    A   精神。在为官过程中,他绝不趋炎附势、见风使舵。

三是“不可亵玩”的自爱品格。周敦颐待人处事秉持公心,从不畏惧权势和强暴。      B    

我国当前反腐和廉政建设的主导思想是“老虎苍蝇一起打”,这是重要的法治方式,也是对贪腐行为的外在打击。那么,如何让官员从不敢贪,到不能贪、不想贪,就可以从周敦颐和他的“莲花精神”上获取重要的思想资源。现代社会风气仍然不够清明,公职人员大多生活在俗世“淤泥”当中,如何才能做到既廉洁又不被他人排斥呢?那就要力争做到“同流而不合污”。一方面要向内求,因为每个人都有良知;另一方面           C                

1.材料一中的“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中“茂叔”指 ______,在他的笔下“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诗文回答)的品质。本文中李渔笔下的莲又有何值得欣赏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诗文回答)。

2.材料二中划线的句子说明了莲的那些方面的特征?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幅图画,配上一句诗词以突显画面的情韵。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