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苗者也,——非徒无益,又害之。

                       (《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敢问夫子恶乎长           恶:怎么,如何,何。

B. 则塞于天地之间           塞:充满。

C. 揠苗者也               揠:拔起。

D.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闵:怜悯。

2.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子趋而往视之  ②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③以直养而无害   ④以其外之也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一种由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己毫无愧怍的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

B. 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以直养而无害”,意思是如果去培养它,就不要去损害它。

C. 浩然之气作为一种气,极宏大极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它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充满于上下四方。

D.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浩然之气作为一种气,跟义和道是相配的;没有这义和道,就萎靡不振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2)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