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孟子列传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①也。故曰“放于利而行②,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③者不合。退而与万章④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节选《史记》)

(注)①原:通“源”,根源。②放于利而行:依据利己的原则办事。③如:往,到。④万章:孟子的优秀学生。

1.给下面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A.崩坏,倒塌      B.衰败         C.废弃,停止

(2)利诚乱之始也      A.真心,不虚伪      B.确实,的确      C.表示假设

(3)道既通         A.通行,通过      B.畅通,没有阻碍   C.通晓,精通

(4)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   A.归,返回      B.辞去官职      C.退缩,谦让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

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3.填空。

《史记》写人时常用对比衬托手法,如《周亚夫军细柳》中将“军霸上、军棘门”与“军细柳”进行对比,突出周亚夫(1)_______;本文是用“秦用商君”“楚、魏用吴起”“威王、宜王用孙子、田忌”与孟子(2)_______进行对比,表达对孟子政治命运的慨叹。

4.“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这是西汉思想家扬雄赞颂孟子的话,其对孟子的评价获得后世认同。请你结合本文以及《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关内容,谈谈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