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某班开展以“我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有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活动中,王浩宇同学深入调查,整理出以下几则材料。

材料1:冯骥才曾这样解读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日:(A)文化遗产是一种公共的、精神性质的财富,需要人们世代传承,共同热爱。遗产日不是纪念日。它是一种人为的主题日,是一个纯文化的主题日。要设法使公众成为文化遗产日的主人,成为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参加者。

材料2:北大,清华,南大,复旦都设立了研究和教学机构.科大很早就以科技当头开辟了工作.我们对中国文化遗产的科技内涵做了大量发掘和诠释工作,例如:从1982年开始的金正耀的铅同位素分析工作,张秉伦教授的望诊研究,1990年祝亚平博士的《道藏》科技资料整理,现正进行的文房四宝研究等等.

材料3:当年黄山只申报了世界自然遗产,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登过黄山后,“强烈要求”黄山申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的。黄山没有文化品位,怎么能入选联合国的文化遗产?只是我们对黄山的文化价值没有认识到位,没有挖掘。而联合国专家慧眼识玉,把黄山戴上文化桂冠,而且是世界级的,(B)这对那些认为黄山不仅仅是一座风景山岳的观点无疑是种批判。

(1)请你从上面的材料中归纳出与活动主题相关的信息。

(2)材料1中的画线的A句存在顺序不当的语病,应该修改为       。材料3中画线的B句存在语义不正确的语病,应该删去      

(3)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宣传标语。

(4)有人找到了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可是看不明白,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图标的含义吗?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