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王文韶,字夔石,浙江仁和人。咸丰二年进士,铨户部主事。累迁郎中,出为湖北安襄郧荆道。左宗棠、李鸿章皆荐其才。

初,英、法并缅、越后,西南缘边防务益棘。文韶绥靖各路土司,令自为守。会日韩启衅,诏入都询方略。既至,奉帮办北洋之命。鸿章赴日议和,文韶权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和议成,实授。时关内外主客军四百馀营,酌留湘、淮、豫三十营,馀悉散遣,士卒帖然。建议筹修旅大炮台,谓:"旅顺旧台密於防前,疏於防后,敌自大连湾入,遂失所芘;大连旧台,专顾防海,未及防陆,敌自金州登岸,遂不能支。今重整海防,必弥其罅隙。"又请加意水师、武备各学堂,以储将才,娴武干,俟财力稍足,徐图扩充。又陈河运漕粮积弊,请苏漕统归海运,他若勘吉林三姓金矿、磁州煤矿,踵鸿章后次第成之,而京汉铁路亦兴筑於是时矣。又奏设北洋大学堂、铁路学堂、育才馆、俄文馆,造就甚众。二十四年,入赞军机,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二十六年,拳匪仇教,文韶力言外衅不可启,不见纳。宫车既出,三日,始追及怀来。自联军犯京,事急,两宫召军机,惟文韶一人入见,谕必侍行。至是立召对,泣慰之,遂随扈,自晋入秦,晋体仁阁大学士。明年,改外务部会办大臣,旋赏黄马褂。署全权大臣,命先还京,佐办中俄条约。交还东三省及关外铁路,事宁,赏双眼花翎。充政务处大臣,督办路矿总局。转文渊阁,晋武英殿。三十一年,免直军机。明年,称疾乞休。

文韶历官中外,详练吏职,究识大体,然更事久,明於趋避,亦往往被口语。三十四年,乡举重逢,赐太子太保。其冬,卒,年七十九,晋赠太保,谥文勤。

——摘编自《清史稿·列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文韶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文韶的贡献。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