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宋朝时期,读书人认为史书“于科举非所急”,多不愿去读。传统的纪传体史书叙事以人物为主,同一事件分别记在数传或志文之中,前后重复,头绪繁杂,时间概念也不明确。同时,纪传体叙事既举大端,又备细事,卷帙繁重。当时号称“博览者”也只是读读《史记》、《汉书》、《后汉书》这些史学名著,至于三国至隋以及五代历史,大家都是“懵然莫识”。封建君主日理万机,要他观古知今、以史为鉴,绝非易事。

司马光(1019—1086年)学识渊博,研究遍及经学、小学、诸子学,而尤以史学见称于世。他用20余年的时间与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完成了《资治通鉴》这部不朽史学名著,标志着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的编纂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奠定了司马光在史学领域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成书之日就受到宋神宗的好评,此后一直倍受历代帝王和学者们的重视。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摘编自李昌宪《司马光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治通鉴》问世的历史意义。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