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古诗文阅读

(甲)

江南春二首(其二)①   寇准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

(乙)

寇准传

(寇)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②。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③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④。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天禧三年,真宗得风疾,刘太后预政于内,贬准为道州司马。帝初不知也,他日,问左右曰:“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何也?”左右莫敢对。帝崩时亦信惟准与李迪⑤可托,其见重如此。

                          (选自《宋史·寇准传》,有删改)

(丙)

读《江南春》,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 ,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

(选自《 苕溪渔隐丛话 》,有删改)

【注释】①此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诗人在澶渊之盟后不久,就被王钦若排挤罢相。晚年复相,又被丁谓排挤去位。后贬死雷州(今广东海康)。②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③轩:这里指殿前平台。④大理评事:官职。⑤李迪:北宋大臣,两度官至宰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多临轩顾问           (2)或教准增年

(3)准方进取            (4)尝奏事殿中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

帝 怒 起 准 辄 引 帝 衣 令 帝 复 坐 事 决 乃 退。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4.阅读甲文,完成以下题目。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江南春日黄昏的美景,“杳杳”“散”体现出景色     的特点。

(2)末句“柔情”一词,在《忠愍公诗序》中写作“愁情”,哪个词语更合适?结合诗句内容说说理由。

5.苏轼语“文如其人”,但丙文评价寇准“全与此诗意不相类”,请结合以上诗文,说说“不相类”体现在哪里?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