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材料一中图A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图B所指的工具更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图D工具的使用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根本原因。请按先后顺序写出这三类生产工具的名称。

(2) 我国历史上灿烂的青铜文明是指哪一时期的文明?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3)材料二说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中华民族的主干是什么?

材料三:

(4)材料三中的人物是______,(2分)他是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的“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材料四: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5)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史实?

材料五:……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6)根据材料五,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