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4分)

百工治器,必几经转换①,而后器成。我辈作文,变必必同删润②,而后文成。其一理也。闻欧阳文忠③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再四改订,最后乃添两“而”字。作《醉翁亭记》,原稿处有数十字。粘之卧内,到后来又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其平生为文,都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

近闻吾乡朱梅崖④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⑤去十余字。旬日以后,至万无可去,而后脱稿示人。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梁章钜在《退庵论文》)

注释:①转换:反复。②删润:删改和润色。③欧阳文忠:欧阳修,谥文忠。④朱梅崖:字斐瞻,号梅崖,清建宁(今福建瓯县)人。乾隆进士,曾官福宁府教授,主讲鼇峰书院。工古文,醇古冲淡,自成一家。著有《梅崖居士集》。⑤辄:每每。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百工器(      )      ②最后添两“而”字。   (      )

③原稿处有十字(      )  ④逐日视(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粘之卧内

A.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C.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D.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此 皆 后 学 所 当 取 法 也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至万无可去,而后脱稿示人。(2分)

译文: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2分)

译文:                                                

4.本文的观点:文章必须“几经删润”,才能精益求精。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一观点的?(2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