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马逸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①,食人之稼,野人②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③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归之。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逸:逃跑。②野人:居于野的人,农夫。③鄙人:指仆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食人之稼_____  (2)其野人大说____  (3)独如向之人____

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野人大说       其真无马邪 (《马说》)

B. 独如向之人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送东阳马生序》)

C. 解马而与之       国险而民附 (《隆中对》)

D. 子不耕于东海     生于忧患 (《<孟子>两章》)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贡请往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和百姓沟通,要熟悉他们的语言与思维,说话要接地气。

B. 孔子在路上休息时,马吃了农夫的庄稼,农夫将马扣留。

C. 孔子的仆人因刚开始跟随孔子而想表现自己,就抢先去说服农夫。

D. 子贡自告奋勇去要马,结果并没有说服农夫。

5.文章详写“鄙人”的劝说过程,而略写子贡的劝说过程,试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