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①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②,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③,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④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⑤。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⑥之人皆蒙其利焉。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⑦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⑧,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⑨。夫虑熟谋审⑩,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⑾,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⑿,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选自欧阳修《偃虹堤记》,有删节)

【注】①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②按图:按照地图。这里指看着地图。③利害:这里偏指好处。④冲:交通要道。⑤覆溺之虞:船翻人被淹死的忧患。⑥无远迩:无论远近。⑦显用:重用。⑧一州:指岳州。⑨以利及物:凭修这个堤来惠及百姓。⑩虑熟谋审:深思熟虑。⑾不以废:不要把它废弃。⑿纪:记载。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停顿一处)。

有 事 于 州 者 近 而 且 无 患

盖 虑 于 民 也 深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发书按图(______________)       ②问其作而名者(________________)

③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_______)    ④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__________)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4.《偃虹堤记》写到“(滕侯)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请写出《岳阳楼记》中内容与之相关的语句。

5.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姑妹篇,都写了滕子京的事迹并就此展开议论,请结合下面的材料比较两位作者议论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甲】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⑦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⑧,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⑨。夫虑熟谋审⑩,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⑾,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⑿,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