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烃A的质谱图中,质荷比最大的数值为42。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为6:1,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的面积比为1:2:3。A与其他有机物之间的关系如下:

已知:CH2=CH2HOCH2CH2OH,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B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聚物F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一种六元环有机物H,H的结构简式________.。

(5)写出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3H8O2                    n+(n-1)H2O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有机推断,涉及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的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的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A的质谱图中质荷比最大的数值为42,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烃A中n(C):n(H)==1:2,A的实验式为CH2,A的分子式为(CH2)x,14x=42,解得x=3,A的分子式为C3H6,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且峰的面积比为1:2:3,A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A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高聚物F的结构简式为;A→B发生题给已知的反应,B的结构简式为;B→C发生醇的催化氧化,C的结构简式为;C与Cu(OH)2加热时,C中-CHO被氧化,酸化后得到的D的结构简式为;D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E的结构简式为;E中含羟基和羧基,E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G,G的结构简式为

(1)B的结构简式为,B的分子式为C3H8O2。

(2)高聚物F的结构简式为

(3)C的结构简式为,C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H)2+NaOH+Cu2O↓+3H2O。

(4)E的结构简式为,2分子E通过酯化反应形成六元环有机物H,H的结构简式为

(5)G由E发生缩聚反应生成,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n+(n-1)H2O。

【题型】推断题
【结束】
18

苯甲酸乙酯(C9H10O2)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法为:

已知:

实验步骤如下:①在1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 g苯甲酸、25mL乙醇(过量)、20mL环己烷,以及4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左上图所示装好仪器,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h。反应时环己烷-乙醇-水会形成“共沸物”(沸点62.6℃)蒸馏出来。再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

②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

③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呈中性。

④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有机层。加入氯化钙,对粗产品进行蒸馏(装置如图所示)。低温蒸出乙醚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

⑤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2.86mL.

(1)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应控制馏分的温度在___________________。

A.65~70℃   B.78~80℃    C.85~90℃     D.215~220℃

(3)步骤③中若Na2CO3加入不足,在步骤④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分液操作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将分液漏斗倒转用力振摇

B.振摇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下口的玻璃塞放气

C.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

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由下口放出,然后再将上层液体由下口放出

蒸馏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在步骤④中加入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

(5)该实验产品的产率为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实验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