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我感兴趣的是司马迁在写《货殖列传》时流露出来的对于“富”的态度。司马迁对求富应是持肯定态度的。他认为求富乃是人的天性。于国而言,国富才能力强;就个人而言,财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人的社会地位。然而在如何致富、如何为富上,司马迁是有鲜明的价值导向的。同样的求富行为,因手段不同而有高下之分:“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为下。”对于这句话中所透露出的“本末之别”,我们不必十分在意。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司马迁对于“奸富”这一求富行为,至少是不齿的。在《货殖列传》中,“人富而仁义附”“富好行其德”之说不在少数;列举当世富者时,他所选取的也是些“贤人”,并着意写其富而节俭。这种“富而好礼”的价值取向是极为明显的。

——《〈史记〉中的商业图景》

材料二  宋代,大商人的势力比前朝增强,“京城资产百万至多,十万以上者比比皆是”。有的富商,每年向官府输钱五万缗。一般来说,富商大贾大多是随着城市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而起家的,他们从国家的各项专利中分得余润。因此,他们得以积累大量的财富。宋代商人的成分也有了变化,大商人往往具有官僚兼商人的双重身份。由于货币的威力和贱买贵卖的商业利润,大大引诱了官僚地主的贪欲,只要有利润可图,贩茶、卖酒、运木材等官僚无所不为,宋仁宗时,经商就成了一般官僚的正常副业。

——邓晓影《宋代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的提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对待财富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态度形成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