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①。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②,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③邻,教有所阙④?何尔驽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自稼穑⑤,带经⑥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谧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惟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

(节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①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②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意为即使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三牲)肉,仍称不上是孝子。③卜:选择。④阙:通“缺”。缺失。⑤稼穑(sè):播种和收获。此泛指从事农业劳动。⑥经:此指儒家经典著作。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昔 孟 母 三 徙 以 成 仁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或以为痴(_______________)     (2)谧乃感激(_______________)

(3)勤力不怠(_______________)     (4)躬自稼穑(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何尔驽钝之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任氏为何认为皇甫谧不孝?(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本文及链接材料,试分析皇甫谧和宋濂成功的共同因素。(请分点作答)

【链接材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