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Ⅰ 当温度高于500 K时,科学家成功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了乙醇,这在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判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CO2与乙醇的浓度之比不再改变

b.单位时间内消耗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c.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3)在一定压强下,测得由CO2制取乙醇的实验数据中,起始投料比、温度与CO2的转化率的关系如图。根据图中数据分析:

①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__(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在700 K、起始投料比=1.5时,H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③在500 K、起始投料比=2时,达到平衡后乙醇的浓度为a mol·L-1,则达到平衡时H2的浓度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Ⅱ 汽车尾气中含有NO、CO和碳颗粒等有害物质,已成为某些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

(1)汽车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元素,汽缸中生成NO的原因为(可逆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汽缸内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治理汽车尾气中NO和CO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转化为无害的CO2和N2,反应原理:2NO(g)+2CO(g) 2CO2(g)+N2(g) ΔH<0。某研究小组在三个容积均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0.2molNO和0.2molCO,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上述反应(体系各自保持温度不变),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计算实验Ⅱ从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NO)=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三组实验从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NO)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③与实验Ⅱ相比,实验Ⅰ和实验Ⅲ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为:实验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三组实验中CO的平衡转化率αⅠ(CO)、αⅡ(CO)、αⅢ(CO)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